“我们必须明确海洋牧场的产业属性!”8月26日,在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五场专题会议(岭南特色农业专场)上配资网官网网站,全国人大代表、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围绕海洋牧场发展,提出四点建议。他强调,唯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海洋牧场,才能精准识别发展痛点并解决。
在海洋牧场的认识上,宁凌指出,一要坚守大食物观定位,紧扣“打造海上牧场、蓝色粮仓”方向,以食物供给为主责;二要坚守耕海牧渔功能,“耕海”即加强海洋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,“牧渔”则大力拓展深远海养殖,防范“非渔化”倾向。
宁凌提出“明确属性、找准痛点”思路。海洋牧场虽未列入海洋产业目录,但已具主导产业特征,正形成独立产业体系。他建议按照以渔业生产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进行打造,系统构建“种苗繁育-渔业养殖-饲料动保-养殖装备-冷链物流-精深加工-交易服务”全产业链条。
针对产业痛点,他结合海洋牧场运营特征分析,前期应综合考量选址、品种、设施布局和种苗保障等关键因素;中期须系统应对种苗饲料供应、船舶维护、极端天气防范等现实挑战;后期则需有效处理市场价格波动、加工增值、冷链物流、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等关键问题。
为破解海洋牧场“高投入、低回报、周期长”难题,宁凌从四方面提出建议。财政上,借鉴光伏等产业扶持经验,强化补贴,支持核心设施;优化税收,对海产品销售减税等;将优质海产品纳入政府粮食储备,建立收储机制。金融与保险方面,健全信贷支持,推出低息贷款等产品;扩大保险覆盖面,优化标准与赔偿方案。科技上,攻关种质等“卡脖子”技术,加强装备研发应用,建设创新平台。人才队伍建设上,依托高校等定向培养,完善引进与激励机制,鼓励企业培训,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雪 陈诺 方壮玮
摄影:李思乐配资网官网网站
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